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是為了摸清我國地理國情家底,建成全國地理國情本底數據庫,形成地理國情普查報告,發布普查結果,為開展常態化地理國情監測奠定基礎,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提高地理國情信息對政府、企業和公眾的服務能力。全面、系統、客觀、準確地獲取地理國情信息,普查成果的質量至為重要,它直接關系到地理國情普查的成敗。
為保證普查成果質量,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務院普查辦”)專門設立了質量監督組,負責地理國情普查的質量管理工作,制定發布質量管理有關辦法,組織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過程質量監督抽查及成果質量驗收等。地理國情質量管理工作采用分級質量管理原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普查辦均設立質量監督組,負責本地區的普查成果的質量管理工作,并定期向國務院普查辦匯報質量管理工作,形成國家、省級聯動機制。
地理國情普查質量管理工作遵守全過程質量管理原則、標準統一原則、科學質量評價原則,并積極推進質量體系建設,將質量監督管理工作貫穿到普查的全過程,重點監控普查中的重要內容、關鍵節點和薄弱環節,全國統一嚴格執行地理國情普查質量管理有關辦法和檢查驗收與質量評定有關規定,確保質量評價結果客觀公正。
制度建設是地理國情普查質量的根本。為保障普查成果的真實、準確、可靠,國務院普查辦開展了一系列相關工作。印發了《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質量管理細則》《地理國情普查過程質量監督抽查規定》以及《地理國情普查檢查驗收與質量評定規定》等技術規定。明確各級質量管理的職責,堅持全員、全程和分級分類的質量控制原則,統一全國各省的成果質量標準和質量控制流程。
人員培訓、技術提升是保障地理國情普查質量的基礎。為進一步加強各省級普查辦過程質量控制,提高成果檢查驗收人員技術水平,國務院普查辦組織過程質量監督抽查人員、質量檢驗人員、質檢軟件使用人員等各種培訓共9次,累計培訓約1500人次,基本覆蓋了全國所有普查作業單位,為普查工作培訓了一支高素質的質量把關隊伍。
監督抽查、嚴格過程質量是保障地理國情普查質量的關鍵。地理國情普查貫徹全過程質量控制的理念,在生產的各個環節實施監督檢查,使系統性的、傾向性的質量問題和質量隱患盡早得以糾正和消除。為保證過程質量監督抽查工作的順利開展,經過遴選,國務院普查辦組建了一支131人的專職抽查隊伍,從2014年3月開始分批次開展過程質量監督抽查工作,截至目前,抽查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55家普查作業單位。抽查中,首先是覆蓋全國各省、各普查單位,摸清普查過程質量狀況的過程,引導各作業單位步入正軌;其次對各省新增的作業單位開展過程抽查,對已抽查的單位進行復查,檢查其整改的成效;對問題較突出的單位下發書面通知約談作業單位主要負責人,督促按期按要求整改。為梳理普查中質量出現的主要問題,國務院普查辦有針對性地分片區組織召開地理國情普查質量工作交流會,通報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力爭及時解決問題,消除隱患。國務院普查辦還印發了《地理國情普查過程質量監督抽查主要問題典型案例》,指導普查作業單位對技術規定的理解,減少了同類問題的再次發生。通過開展過程質量監督抽查工作,摸清了全國普查工作質量基本狀況,及時發現和消減了生產質量控制環節和生產過程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隱患,每一批抽查都向各省普辦、作業單位提交抽查報告,明確質量問題,提出具體的整改建議,為保障普查的最終成果的質量,奠定了基礎。
全國統一尺度,做好成果驗收工作是保障地理國情普查質量的重要手段。在各省質檢機構大規模開展成果驗收之際,國務院普查辦召開成果質量驗收工作交流會,共享質量驗收工作經驗,解決大量驗收技術問題,進一步統一質量檢驗的技術口徑和工作程序。目前,全國各省的地理國情普查成果驗收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優質的成果要靠普查全過程每個環節的控制。國務院普查辦始終堅持全面質量控制,抓住關鍵環節,從機構建設、制度落實、人員培訓、資料收集利用、技術設計及溝通渠道等各個環節著手,努力做好國情普查質量監督工作,為地理國情普查成果質量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