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日期:2012-02-14 瀏覽次數: 字號:[ 大 中 小 ]
中新網烏魯木齊2月13日電 記者 閆文陸 宋春玉
11:由于冬季作業,居民地內的水渠被雪覆蓋找不到水源,是否測繪?
只要是正規水渠都是需要測繪的、克服困難吧。
12:由于積雪過厚,測區部分水渠、移動通訊電纜、部分空地的地表物被雪覆蓋,無法測繪,能否省略?
答:不行。要克服困難,這是地形圖的基本要素。
2月12日,新疆測繪地理信息局支援伊犁地震災后重建測繪前線指揮部技術組高級工程師李勝與測繪隊員通過QQ交流時這樣說。目前,近千名測繪技術人員正在新疆伊犁地震災區開展大比例尺1∶1000地形圖基礎測繪項目。該項目開創新疆地震災后重建科學規劃的先例,同時在數九寒天開展野外測繪大會戰,在全國測繪歷史上也是罕見的。
保障民生 打破測繪常規
大美伊犁,塞外江南。然而,2011年11月1日清晨,突如其來的地震打破了伊犁人的晨夢,刺破了伊犁河谷的寧靜。6級地震共波及8個縣市,造成14.85萬人受災,倒塌房屋2453間、損壞房屋6.66萬間,震區水利、交通、學校等基礎設施均不同程度受損,緊急轉移安置群眾2.21萬人,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922億元。
重建美好家園,是所有災區人民最熱烈的期盼。當地政府把災后重建與新農村建設、牧民定居、抗震安居、扶貧幫困、鄉村規劃、產業布局等工作統籌結合,統一規劃、統一安排。這,首先需要的便是測繪地形圖,只有測繪的及時保障,才能確保災后重建的順利實施而再造災區新貌的奇跡成真。通俗地說,就是“災后重建,測繪先行”。也可以用“仿若高樓的地基”形容測繪的重要性。
記者多次參加地震報道,象此次災后重建需要測繪部門全方位事先介入,在以前是不曾有過的。這表明災后重建規劃的科學性日益得到重視。
“自治區政府要求2012年3月底前完成伊犁地震災區各村莊重建規劃、今年入冬前讓災區民眾住進抗震安居房。因此,測繪部門最遲要于3月中旬前提交災后重建急需的地形圖,留給測繪工作的時間僅僅只有2個多月。這就意味著,所有的測繪工作都將在寒冬臘月里展開”。新疆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李全戰說。
而按照常規作業,冬季極端惡劣氣候條件無論從野外作業角度還是從安全生產角度來說,都不適宜開展測繪外業工作。
“在最短時間內,拿出最可靠的地形圖,為災后重建提供保障!”面對自治區政府的要求,新疆測繪地理信息局打破常規,排難而進,緊急調集隊伍,決定在春節前開始伊犁地震災后重建1∶1000地形圖基礎測繪項目冬日會戰。
近千名測繪隊員“全野外作業”
此前兩個月,在與災區充分溝通,了解了災后重建測繪需求情況及災后重建村莊數量、位置、規模等情況后。2012年1月6日,新疆測繪地理信息局制定完成1∶1000地形圖基礎測繪項目詳細的技術方案、實施計劃、技術設計書、任務合同。緊急調集區內外20個能打硬仗的測繪單位、成立了支援伊犁地震災后重建測繪前線指揮部,指揮部下設技術組、質量監督組、后勤保障組、監理組和宣傳報道組。指揮部召開了誓師大會,對項目各承擔單位進行了動員部署,組織了近千名測繪隊員、170余輛車、500余臺儀器設備,力爭60天時間完成任務。1月10日,新疆測繪地理信息局支援伊犁地震災后重建測繪前線指揮部進駐伊犁正式開始工作。
伊犁地震災后重建1∶1000地形圖基礎測繪項目覆蓋伊犁州伊寧縣、鞏留縣、尼勒克縣、新源縣、察布查爾縣、特克斯縣6個縣,須完成230個村莊約350平方公里1∶1000地形圖1400幅。
此次會戰存在諸多困難。據前線總指揮、新疆測繪地理信息局國土測繪技術監督處處長鄧新安介紹,冬季有效作業時間短;沒有航空航天遙感影像資料,常規航測法測圖無法進行,只能采用全野外測圖方法;測區分散且大都分布在伊犁河谷,地形地貌復雜;積雪覆蓋難以辨認地貌地物,且隨時有雪崩危險;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溫將導致測繪儀器失靈;參與會戰作業單位多、人員多、車輛多、儀器設備多,點多、面廣、線長,食宿、作業、安全生產協調難度相當大……這些困難,不僅將嚴重影響野外作業的效率,并給安全生產帶來極大威脅。
嚴寒十年不遇 旗幟獵獵飄揚
伊犁遭遇十年不遇的嚴寒和暴雪天氣,春節前后,測區氣溫平均在-25℃度左右,部分測區甚至達到-31℃;測區積雪平均約在40厘米左右,部分地區有齊腰深,山區甚至達120厘米。
1月24日22時左右,地處伊犁河南岸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孫扎齊鄉及綽霍爾鄉布占村發生冰凌災害,測區就在附近。
1月25日凌晨2點22分,尼勒克縣、新源縣交界發生3.0級地震。
2月,據預測,由于氣溫將逐步回升,可能發生融雪性洪水災害,測區部分地區將成泥淖。
伊犁,是雪崩災害的多發地區,每年都會發生數起因雪崩而導致的人畜傷亡和財產損失事件。
……
鄧新安坦言道:“會戰工期緊、任務重、難度大,但說實話,僅是安全生產就令我夜不能寐。”
然而在新疆測繪地理信息局的統一部署下,獵獵測旗已插遍地震災區230個村莊,近千測繪地理信息人奮戰在寬闊的伊犁河谷,用手中的儀器、高新的技術,用樸素的情感、特有的智慧,用頑強的毅力、超常的勇氣,繪就著災區重建藍圖。
“最痛苦的事是想念愛人和孩子”
伊寧縣溫亞爾鄉上伊地力于孜村是新疆第一測繪院第一分院的駐地。12日記者入村采訪時,陳國華站在全站儀前正和同事測量一座院落。
“工作有10年了,第一次遇到冬季出來測量,這里的雪太大了。”的確,按照測繪的行業習慣,一般都是春、夏、秋三季在野外工作,此時地形地貌全無障礙,一覽無余,而在冬季,除了機器設備因為低溫等因素不工作外,最主要的是冬季山川河流、房舍庭院被雪籠罩,看不清楚,辯不明白。現在的測繪都是結合航空航天遙感影像技術,較之以往費時少、效率高,地面現在是白茫茫的一片,無法使用遙感技術,只能采用全野外實地測量,這是一種靠人力拼體力的工作方式,測繪人員為了獲得大比例尺繪圖,必須走遍測區內建筑的角角落落。
“每天早晨9點多就開始工作,中午有時就吃點隨身干糧,這樣可以節省下時間,晚上7點天黑了才回休息的地方,晚飯后還要用計算機處理當天的數百個測量點的數據,深夜12點多才能休息。”
前幾天,陳國華在上房測量時不慎扭傷了腰。“房上積雪的最底層是冰面,爬上屋頂后,一腳踩下去就是一個趔趄,腰部一陣巨痛”。同事趕快把他送到醫院檢查,是軟組織扭傷,需要臥床休息。他在床上就呆了兩天,就硬撐著開始工作了。“工期趕得緊、任務特別重,從小處講是自已休息,就加大了別人的工作壓力,從大處講是為了讓災區早日實現重建貢獻力量。”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此次測繪會戰中扭傷腰部的不在少數。伊犁今年雪大天冷,許多坑坑洼洼、溝溝渠渠的地方讓人看不清深淺,而測繪就是需要找到一些林帶、渠道的邊緣,技術人員在查找的過程中,一腳踩到低洼處,半個身子都能陷進去,摔跤灌雪都是常有的事,更可怕的是傷筋動骨。
陳國華的孩子4個月了,他僅匆匆見了兩面,“工作累傷口痛不算什么,最痛苦的事是想念愛人和孩子。這幾個月不能在一起,再次的團聚只能在今年底了。”
在伊寧縣溫亞爾鄉多浪小學測繪點,新疆第一測繪院王開甲告訴記者:“要搞清楚這條路是瀝青路面還是土路,我們必須鏟開積雪。就這樣一個點一個點仔細測繪,絲毫不敢馬虎。在積雪中工作一天下來,褲子和鞋子幾乎都濕透了”。
據了解,由于測繪儀器部件精細,必須脫掉手套操作,大多數測量工作人員的手都被不同程度的凍傷。而為了保證測繪儀器在低溫下能正常運行,測繪隊員們對儀器愛惜有加,甚至把作業服脫下來給儀器穿上。
“到新疆才見識到雪大”
新疆的災區重建也牽動著其它省區的心,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在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即組織精干的隊伍投入到此次冬日會戰中,一批剛剛完成南疆測繪任務的測繪隊員,雖然已將回家過春節的消息通知給了家人,但是接到伊犁州震災區重建測繪任務時,馬上“轉戰”到了伊犁州,目前100多名黑龍江測繪隊員將在3月20日前完成鞏留縣63個村90多平方公里的測繪任務。
“鞏留縣的雪下得真大,聽說哈爾濱今年都沒怎么下雪,這邊尤其是山上的雪已經沒過膝蓋了,我院的測繪隊員在零下18度左右的低溫環境下爬山找控制點,穿少了怕冷,穿多了爬山又會出汗,出過汗后會更冷,雪在鞋上褲腿上一點點的融化,到后來鞋完全濕透了,走路的時侯水都從腳面上滲了出來,可是這時候的褲腿已經凍成了一個坨。找到了控制點,大家都非常高興,也不覺得辛苦,畢竟付出的努力有了回報。”黑龍江第三測繪院的技術負責人曲正武說。
“我們東北人,什么雪呀、冷呀啥沒見過,但到了新疆,才見識到了,這里是雪不停,來了這么多天,雪好象就沒真正斷過。”黑龍江第二測繪院副院長齊中華這樣說。
對技術人員來說,還有更麻煩的事情,那就是騎馬。山地加上積雪,車輛上不去,只好租當地牧民的馬匹。對很多沒騎過馬的人來說,連續幾個小時負重騎在馬背上,那種滋味可想而知。
房屋、院墻、畜棚、電桿、道路、林帶、溝渠、橋梁、涵洞……在一幅幅地形圖上被清晰客觀地展現出來,為災后重建“擦亮眼睛”邁出了堅實步伐。據悉,各項目承擔單位完成的測繪成果將分三批即2月20日、3月5日、3月20日向新疆測繪地理信息局上交,新疆測繪地理信息局將分期分批向伊犁州提供。 |
• 【中國自然資源報】選地更智能——河南省地圖院“土地...
24-08-13 |
• 【中國自然資源報】河南省開展測量標志普查,維護國家...
24-08-29 |
• 【中國自然資源報】河南省鶴壁市扎實推進測量標志保護...
24-08-07 |
• 【中國自然資源報】河南啟動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
24-03-29 |
• 【中國自然資源報】河南省遙感院獲評省應急救援先進單...
24-04-07 |
• 【中國自然資源報】河南:數字化土地監管系統入選全國...
24-03-11 |
• 【中國自然資源報】加快轉型升級 河南打造測繪地信服...
24-02-08 |
• 【中國自然資源報】河南南陽啟用地方獨立坐標系...
24-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