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發布日期:2024-01-15 瀏覽次數: 字號:[ 大 中 小 ]
通訊員 王敏 孫璐 劉思遠
在濟源智慧城市指揮中心,利用項目成果對重點工程決策會商
出門前查詢公交車還有幾分鐘到站;周末尋找附近景點,探訪名木古樹;生病時快速搜索距離最近的醫院……去年10月,“智慧濟源政務空間信息惠民服務系統”移動端正式上線,市民在手機上就能隨時隨地享受智慧城市帶來的便捷。
作為全國首個全域產城融合示范區,河南濟源一直在探索大數據驅動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治理的新路徑。2019年9月,智慧濟源時空大數據平臺國家試點項目正式啟動。項目以“數字強基﹢產城融合”為總目標,搭建了互聯互通、功能完善、智能高效的時空大數據平臺,探索出以新型基礎測繪體系為支撐,集空間信息數據實體化、平臺運行服務網格化、智慧應用資源化于一體的“三化一新”濟源模式,并面向自然資源、政務服務、社會公眾開展了一系列典型示范應用,為政府宏觀決策、部門監管、數據共享和信息惠民等提供了時空信息服務。
匯聚900余類時空數據,構建智慧濟源“數字大腦”
“大到沁河和王屋山,小至一個井蓋,濟源每一寸土地的信息,在智慧濟源時空大數據平臺幾乎都能找到,我們把真實的城市搬進了數字網絡空間,相當于給城市安裝了一個‘數字大腦’。”濟源示范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調查監測和測繪地理信息科負責人王佩霞說。
據了解,智慧濟源時空大數據平臺國家試點項目由自然資源部、河南省自然資源廳、濟源示范區管委會三方共建共享,由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中心所屬單位河南省遙感院、濟源示范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手打造,特邀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指導項目總體設計。
“作為機構改革后河南省第一個時空大數據平臺國家試點項目,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高質量建設智慧城市的數字基礎設施,如何將‘智慧濟源’打造成為全省先進、全國領先的標桿。”濟源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姚安平感嘆道。
濟源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智慧城市建設,確定智慧濟源時空大數據平臺作為濟源智慧城市建設的新型基礎設施和通用功能平臺,全市統籌建設。該項目連續兩年被列入河南省自然資源廳年度重點工作,并被納入濟源政府投資項目儲備庫在庫項目和《濟源示范區基礎測繪“十四五”規劃》重點工程。
項目采用邊建設、邊應用模式,時刻對標對表國家最新標準,主動適應濟源產城融合發展與自然資源管理新要求,按需對建設內容進行科學優化調整。
歷經兩年,項目按照統一底圖、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的要求,匯聚整合了覆蓋濟源全域7大類,涉及全市基礎時空、公共領域、自然資源、物聯網實時感知、互聯網在線協同共900余小類,橫跨13個部門11個年份的時空大數據,建成濟源統一的三維立體“一張圖”和河南省首個全域基礎地理實體數據庫;構建了室內外、地上下、動靜態、二維三維、歷史現狀、未來規劃“六位一體”的時空大數據資源體系,接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智慧濟源決策會商系統等8個示范應用,為濟源智慧城市筑牢了堅實的“數字底座”。
此外,項目依托濟源政務云,引進網格集成與彈性云的混合式平臺共享先進模式,分布式網格化資源動態調度,實現了多部門業務協同數據點對點的平臺服務,探索出新型基礎測繪體系“三化一新”服務架構。
探索新型基礎測繪,搭建智慧濟源三維空間底座
王屋山巍峨聳立、蟒河水綿延悠悠、城市建筑鱗次櫛比、道路交織成網、田園阡陌縱橫……只需輕點鼠標,你就可以在數字世界領略濟源之美。
這種所見即所得,在數字世界實現“平地起高樓”,就是實景三維技術成果。項目建設過程中,濟源緊密結合數字中國、實景三維中國建設要求,深入推進基礎測繪轉型升級,探索實景三維建設,加快構建新型基礎測繪體系。
為推進基礎測繪轉型升級,濟源利用北斗導航、無人機傾斜攝影、室內三維激光掃描等技術,建設了覆蓋濟源全域1899平方千米地形級實景三維、主城區100平方千米城市級實景三維成果,對主城區50個政府單位進行了單體化建模,實現720空中全景數據中心城區全覆蓋,獲取濟源地標建筑物40000平方千米室內三維數據以及主城區417千米道路街景數據,為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三維視角下的360度瀏覽、室內興趣點查詢、空間可量測等時空信息服務。
依托時空大數據三維立體“一張圖”,項目打造了濟源地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整合了濟源城市給水、雨水等20余類、總長度1200余千米的管線數據,創新采用接口數據服務形式,直觀展示地下管線的埋深、形狀、走向及工井結構和周邊環境,實現地下管線數據在三維環境中的地上下一體化瀏覽、查詢、統計、分析,提高管線工程規劃設計、施工與管理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有了這個系統,原本難找、難定位的管段管點及管線爆裂都能迅速找到,不僅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還能避免施工中道路多次開挖及事故隱患發生。”濟源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作人員燕奇藝介紹說。
此外,濟源還探索推進數據可視化向可識化升級換代,在河南省率先建設全域地理實體,采集濟源全域境界與政區、水系、交通、院落、建筑物、植被等10大類、36小類地理要素,構建了共計56個圖層、87萬余條實體編碼和實體單元一一對應的地理實體數據庫,實現了地理信息數據從“人眼可讀”到“機器能懂”的升級。
“我們還賦予每一個地理實體唯一編碼,與實景三維數據融合,空間關聯上千萬條政務信息,實現了以地理實體為載體、實體編碼為橋梁的政務信息互聯互通,以及治理對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河南省遙感院院長張向軍介紹,以不動產數據實體化為例,通過查詢不動產自然幢唯一編碼,既可精準定位對應實體,還可查詢房屋建成時間、房價、房屋面積、產權所有人、企業法人等信息,這是傳統地形圖數據所不具備的。
從二維到三維,從可視到可識,從地上到地下,伴隨著智慧濟源時空大數據平臺項目成果的不斷優化迭代,濟源從傳統測繪走向新型基礎測繪建設之路。
數字賦能,讓自然資源管理走向“智治”
如何解開“死數據、難運維”的難題,讓時空大數據平臺持續賦能智慧城市建設?對此,濟源在平臺運行架構、數據資源載體和共享渠道等方面進行探索,形成一套平臺運行服務網格化架構體系,填平了阻礙智慧城市建設的“數字鴻溝”。
平臺以網格為管理單元,形成由中樞服務器﹢分布式節點、網格信息獲取﹢節點數據共享組成的時空大數據神經網絡,在政務云環境下完成了由平臺中心化管理向平臺分布式管理的轉變,從集權式數據獲取運維到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建共享。“我們給各單位建有賬號發布共享數據,再以統一的時空大數據資源池鏈接數據共享的每個網格節點,將不同部門數據通過接口協同串聯起來,實現數據誰制作誰發布、誰發布誰運維的網格化閉環管理。”河南省遙感院技術人員鄧元禎介紹說。
同時,結合互聯網數據在線抓取、物聯網數據實時感知等手段,平臺實現了數據實時、動態回傳,根據重大戰略、重點工作做到按需定期數據更新,最終構建了濟源共建共享的網格化時空大數據資源體系,保證了數據的“鮮活性”。
平臺數據治理模式的變革,首先惠及自然資源全鏈條管理。
“過去,不同的自然資源業務數據難以共享,經常要跨部門協調。如今,通過平臺開放共享,實現了政務數據的互通互換,同時也能任意組合數據,快速得到所需工作用圖,真正做到‘一庫多能、按需組裝’。”濟源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所有者權益科負責人李高波介紹。
依托時空大數據平臺項目,濟源基本完成國土空間規劃數據整合,掌握了全市國土空間資源的數量、質量和類型,形成全域空間資源“一本賬”,支撐部署了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濟源“雙節點”,實現了空間規劃編制、審批、實施、監督等全周期管理。
“我們利用‘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引入指標模型,建立了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土地開發利用強度監測等指標,保障了濟源中心城區、11個鎮區以及河口村、花石村等17個村莊規劃編制工作的順利開展。”鄧元禎介紹。
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實施,必須以節約集約用地為原則。利用大數據分析、遙感監測、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濟源摸清了全域存量建設用地家底,形成土地利用管理“一張圖”。
違法行為有無死灰復燃、生態修復進展如何、復綠面積是否達標……這些都逃不過衛星的“火眼金睛”。據了解,濟源建設了河南省首個市級衛星應用分中心,搭建了自然資源監管及綜合服務系統,對接了省級遙感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了優于0.8米分辨率遙感影像雙月更新、全省2米分辨率遙感影像季度覆蓋,填補了市級高分遙感數據獲取和應用能力的空白。
有了衛星遙感的加持,濟源動態遙感監測速度越來越快,有效支撐違法用地行為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理。
從規劃編制到用地審批,從耕地保護到生態修復、執法監督……得益于智慧濟源時空大數據平臺項目成果,濟源自然資源管理走上了“智治”之路。
數據資源化,讓城市管理更精細
“如果說,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出好戲,那么,時空大數據平臺就是戲臺子。在濟源,戲臺已經搭建,應用的好戲已輪番上演。”濟源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局長李建超如是說。
項目深度對接濟源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依托濟源云計算中心,通過統一的公共組件和標準接口,實現了全市數據、軟硬件資源的統一匯聚和彈性調度,支撐構建智慧應用資源化體系,避免數據和軟硬件的重復建設。
基于網格化分布式管理模式,項目關聯政務信息共享交換、天地圖·濟源、豫事辦濟源廳等公共服務平臺,在教育、不動產、交通等領域開展了豐富的政務信息惠民應用。首次將地籍管理“一張圖”應用于“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研發了不動產地籍圖三維可視化查詢系統,實現濟源16個小區1500余戶居民的不動產登記結果“線上查、零跑腿”,提升了“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服務水平。
2022年6月,中核匯能有限公司100MW風電項目計劃落地濟源。“我們反復去實地選址,結果總是不符合要求,耗時半年多,始終沒有定下。”中核匯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最后是智慧濟源決策會商系統幫他們找到了理想的地點。
濟源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通過智慧濟源決策會商系統,按照風電項目選址需求,在實景三維模型上對32個風電基座擬選址位置進行了合規性分析,并量化“雙評價”“雙評估”指標,不到一天時間就為中核匯能提供了符合要求的選址方案。
智慧濟源決策會商系統,是濟源面向數字政府建設搭建的典型示范應用,通過與智慧濟源數據中臺和部門應用對接,綜合800余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進度、萬人助萬企活動事項辦理進展、土地利用情況等數據,開展城市時空信息大數據分析,可有效解決企業園區擴建選址難、公共應急專題數據資源離散等問題,提高政府部署重大戰略、重點工程的研判決策效率。
據統計,目前,智慧濟源時空大數據平臺項目成果已覆蓋政府決策、自然資源、公安、農業農村、公共應急等8大領域,已有20多家單位享受到時空大數據帶來的紅利,平臺用戶數已達900余個,訪問量近28萬次,提供數據和功能服務2000多個。
依托搭載新型基礎測繪數據的智慧濟源時空大數據平臺,在數字中國的版圖上,“濟源方位”已經閃亮。
2024年1月12日第1458期第七版測繪
#小程序://閱報閱自然/WhjTNgoXrsoYEXl
https://www.iziran.net/news.html?aid=5293774
• 【中國自然資源報】選地更智能——河南省地圖院“土地...
24-08-13 |
• 【中國自然資源報】河南省開展測量標志普查,維護國家...
24-08-29 |
• 【中國自然資源報】河南省鶴壁市扎實推進測量標志保護...
24-08-07 |
• 【中國自然資源報】河南啟動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
24-03-29 |
• 【中國自然資源報】河南省遙感院獲評省應急救援先進單...
24-04-07 |
• 【中國自然資源報】河南:數字化土地監管系統入選全國...
24-03-11 |
• 【中國自然資源報】加快轉型升級 河南打造測繪地信服...
24-02-08 |
• 【中國自然資源報】河南南陽啟用地方獨立坐標系...
24-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