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國土測繪司 發布日期:2017-05-16 瀏覽次數: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測國發〔2017〕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局所屬各單位,機關各司室:
為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按照國務院關于開展地理國情監測的總體部署,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2015-2030年)》《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十三五”規劃》任務要求,現就開展地理國情監測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重大意義
地理國情是重要的基本國情,是制定和實施國家發展戰略與規劃,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的重要依據;是推進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合理配置各類資源,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做好防災減災和應急保障服務,開展相關領域調查、普查的重要數據基礎。2013年,國務院部署了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在張高麗副總理為組長的普查領導小組正確領導下,在有關部門、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牽頭組織完成了這次規模宏大、任務艱巨的普查工作,獲取了全覆蓋、無縫隙、高精度的海量地理國情數據,全面準確地摸清了我國地理國情家底,為了解國情、把握國勢、制定國策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和科學手段保障。經國務院批準,普查成果已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國土資源部、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向社會發布。在圓滿完成地理國情普查和監測試點的基礎上,全面開展地理國情監測,對于履行新時期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的新職責新使命、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新修訂的《測繪法》將測繪事業為生態保護服務寫入立法宗旨,并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有效措施,發揮地理國情監測成果在政府決策、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公眾服務中的作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和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十三五”規劃都對開展地理國情監測作出了明確部署。近年來,地理國情普查和監測試點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已成為測繪地理信息服務國家改革發展大局的新模式和新品牌、測繪地理信息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點和突破口。開展地理國情監測,及時、準確、全面地掌握地理國情動態,深入揭示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生態、環境等內在關系、演變規律和發展趨勢,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決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測繪法》賦予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的法定職責,是政府部門、社會公眾的迫切需求,是提升測繪地理信息供給水平、加快事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測繪法》職能職責,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豐富地理國情信息資源,健全地理國情監測體制機制,拓展服務內容和服務領域,創新服務產品和服務方式,全面開展地理國情監測,促進測繪地理信息事業改革創新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
(三)基本原則
——需求牽引、服務大局。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準確把握國家安全、生態保護、應急搶險等領域的新趨勢和新特征,針對國家重大決策部署、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工作推進,主動了解政府決策需要和部門管理需求,加強溝通協調和業務對接,找準服務大局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統籌協調、全面推進。著眼全局做好頂層設計,強化國家與地方地理國情監測的統籌協調,健全體制機制,完善業務體系,加強計劃管理,統一技術規范。同時,要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加強分類指導,鼓勵大膽實踐,突出區域特點,體現應用成效,不斷提升地理國情監測工作水平。
——改革創新、優質高效。大力推進地理國情監測關鍵技術和裝備自主創新,加強產品體系和服務模式創新,打造專業技術隊伍,客觀準確、優質高效地開展地理國情監測。
——協作共享、融合發展。加快建立部門間業務協作機制、各級政府間分工協作機制、軍地間融合發展機制、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機制,促進成果共享應用和協同發展。
(四)主要目標
“十三五”期間,加快制訂地理國情監測法規制度,健全地理國情監測體制機制,完善地理國情監測業務體系,逐步實現地理國情監測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規范化。以基礎性和專題性地理國情監測為重點,對我國陸地國土范圍內地理國情信息的變化情況開展監測,進行地理國情綜合評價,提供普遍適用的公共產品和個性化定制產品,全面提升測繪地理信息保障能力,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生態文明建設、國土空間開發、社會治理、民生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二、重點任務
(五)健全監測體制機制。依據新修訂的《測繪法》,加強地理國情監測法制建設,擬訂《地理國情監測條例》和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明確地理國情監測管理體制,規范地理國情監測活動。建立地理國情監測聯席會議工作機制,會同有關部門依法開展地理國情監測。落實地理國情監測職責,明確專門的職能機構,并落實人員編制。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事業發展規劃,推動地理國情監測納入本級年度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嚴格管理、規范使用監測成果,健全監測成果發布、信息共享與開發應用、信息安全等相關制度,提高監測成果共享應用水平,建立監測績效評價和反饋機制。
(六)完善監測業務體系。優化資源配置,建立國家與地方分工明確、上下聯動、多方參與的監測組織體系。構建遙感影像獲取實時化、數據處理自動化、信息管理網絡化、統計分析智能化的技術體系。加強與行業標準和用戶需求銜接,完善監測技術規范,及時向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提升和轉化,健全監測標準體系。提高質量檢查自動化水平,推行多層級、全過程、精細化質量管理,優化監測質量控制體系。豐富地理國情產品形式,構建地理國情指標指數,建設地理國情信息在線服務平臺,完善監測產品服務體系。
(七)全面開展基礎性地理國情監測。以地理國情普查數據為基礎,每年對我國陸地國土范圍內地表覆蓋和地理國情要素的變化情況進行更新。
國家負責統一制定全國基礎性監測實施方案及相關技術規范,統籌獲取并提供遙感影像,開展整體質量控制和監督抽查,完成全國監測數據庫建設、統計分析以及報告編制等工作,幫助西部欠發達省份完成部分困難區域的監測數據生產。
地方按照統一要求,組織開展本區域內的基礎性監測。設區市(地、州、盟)結合普惠化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精細化社會管理體系建立、宜居化生活環境建設、現代化產業發展體系建立、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等城市建設和管理需求,增加監測內容、細化采集指標,開展市轄區的基礎性監測。
(八)圍繞重點開展專題性地理國情監測。利用基礎性監測成果,針對政府和社會公眾關心關注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題性監測。
國家負責制定專題性監測技術指南及相關技術規范,為地方開展專題性監測提供參考,主要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國家重大戰略和雄安新區建設等重大部署以及相關部門業務管理需求,組織開展跨區域、多省區聯動的專題性監測,通過業務指導、項目帶動、資金配套等方式,引導所涉及省份共同開展監測工作。
地方圍繞本地區國土空間開發利用、資源環境及生態管理、空間規劃編制與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重大自然災害防治、生產力優化布局等方面的需求,因地制宜、注重實效,自主開展專題性監測。設區市(地、州、盟)重點圍繞城鎮化宏觀布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規劃違法建設集中整治、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生態環境保護、水體整治、地質災害預防等城市管理和治理需要,積極開展市轄區的專題性監測。
(九)加強地理國情分析研究。加強對地理國情信息的深度開發,融合經濟社會和人文等信息,創造性地開展綜合統計分析,揭示資源、生態、環境、人口、經濟、社會等要素在地理空間和時間上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內在聯系,多層次、多維度分析提煉綜合反映國土空間布局、生態環境協調程度、城鎮化進程、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規律性特征,預測發展變化趨勢,提出扎實有據的判斷和政策建議,形成地理國情藍皮書、專題分析評價報告等成果,服務政府決策和管理。
(十)深化地理國情信息應用。通過地理國情信息在線服務平臺,為國土資源、水利、農業、林業、統計等部門開展國家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普查提供統一的地理空間公共基底。主動對接各部門的業務需求,積極參與空間規劃編制、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自然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新型城鎮化建設、資源枯竭型城市治理與轉型等工作,做好監測大數據的深度開發,形成地理國情監測品牌。及時發布可以公開的地理國情信息,讓社會公眾和市場主體充分地了解和使用監測成果,引導鼓勵全社會對地理國情信息的開發應用。
三、保障措施
(十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級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要站在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嚴密做好工作計劃和任務分工,明確責任要求和具體措施,大力推進地理國情監測,確保本指導意見的全面落實。
(十二)加強統籌協調。要積極推動各級政府相關責任的落實,加大投入力度,強化政策和資金保障,促進地理國情監測成果的廣泛應用。加強溝通協調,建立全國統籌、資源共享、協同高效的組織管理方式。做好地理國情監測與新型基礎測繪、應急測繪、航空航天遙感測繪、全球地理信息資源開發的有機銜接和協調推進。
(十三)深化科技創新。搭建地理國情監測創新平臺,強化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協同。圍繞要素快速自動解譯、地理國情時空大數據云平臺、數據融合和挖掘、統計分析評價體系等重點環節,深入開展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推動科技成果的工程化應用,不斷提升監測效率和品質。
(十四)優化隊伍結構。依托地理國情監測重大科研和生產項目,培養一批地理國情監測高層次人才。有計劃地引進跨學科、跨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增強統計分析能力。優化調整生產事業單位布局,打造與地理國情監測相適應的專業人才隊伍。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地理國情監測。
(十五)做好輿論宣傳。創新宣傳形式、加大宣傳力度,為地理國情監測開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做好地理國情信息的準確解讀,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開展形式多樣的國情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引導社會公眾對我國基本地理國情的正確認知。
(十六)加強督促檢查。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將對各地開展地理國情監測加強指導,并對本指導意見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年度考核,及時發現解決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地理信息主管部門貫徹落實情況要及時向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報告。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2017年5月8日